2011年11月1日 星期二

自由時報10月27日報導-日軍歌「曲盤」CD 刻劃皇民化史

日本政府為推動皇民化,將「雨夜花」等台灣老歌改編成日本軍歌,並灌成「曲盤」(黑膠唱片),文史工作者將當年曲盤原音重現,轉錄成CD。(記者黃博郎攝)







〔記者黃博郎/台南報導〕「賽德克.巴萊」的年代流行什麼音樂?當年日本政府為了推動皇民化,竟將「雨夜花」等台灣老歌改編成日本軍歌,並灌成「曲盤」(黑膠唱片),文史工作者將當年曲盤原音重現,轉錄成CD(見圖,記者黃博郎攝)。
克朗德美術館顧問朱家煌表示,台灣人的曲盤初體驗約在明治四十三年,日商在台北設立「株式會社日本蓄音器商會台北出張所」,引進西洋古典樂曲及中國京劇,不久「古倫美亞會社」也進軍台灣市場。大正三年「日本蓄音器商會」為拓展台灣蓄音機市場,帶領台灣籍的林石生、范連生、何阿文等音樂人到東京灌製唱片,這是台灣人的聲音第一次被記錄在曲盤上。這些唱片內容多為傳統樂曲,第一張客語唱片「一串年」及第一張福佬語唱片「點燈紅」誕生在當時。
一九三年代,日本在台灣的統治成果達到戰前巔峰,教育普及,城市中產階級興起,「古倫美亞會社」嗅出商機,積極吸收台灣詞曲作家如鄧雨賢、姚讚福、陳君玉、周添旺等人,創作出大量傳世的台灣歌謠,如雨夜花、望春風、河邊春夢與月夜愁等名曲。
昭和十二年日中戰爭爆發,台灣總督以「皇民化、工業化、南進基地化」三原則宣布台灣進入戰時體制,欲將台灣人徹頭徹尾的轉化成日本人,台灣本土語言被限制傳播,相關文學與歌曲創作被壓抑。昭和十六年大東亞戰爭爆發,日本全面進入戰爭狀態,當時的台語歌曲也被迫改編成日語軍歌,雨夜花、望春風、月夜愁都難逃被改編命運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